2025愛智者春季讀書會

鐘穎(愛智者)

5
25 則評論
5
25 則評論
2025愛智者春季讀書會
共有 819 位學員參與此講座

本講座包含以下內容:

講座長度約 12.7 小時
11 個講座單元
共有 14 個可下載資源
2025愛智者春季讀書會

講座簡介

【春季選讀書籍】

一、草薙龍瞬:《不反應的練習》,究竟出版社,2024。

二、叔本華:《從悲劇中開出幸福花朵的人生智慧》,方舟文化出版社,2019。

----------------------------

【草薙龍瞬:《不反應的練習》簡介】

多數時候,我們的判斷都是扭曲的,佛家將之稱為「顛倒」。我們經常自己為是對的,對人生或對別人都有某種期待,而這些期待就是一種判斷。人之所以喜歡判斷,是因為它會帶來上對下的優越感。即便不判斷別人,我們也會判斷自己。這很容易帶來內疚的心情。

不反應,就是放下評價。它是正念的核心。

選擇《不反應的練習》做為春季讀書會的第一本書,正是因為我希望閱讀跟實踐是一體的。市面上當然還有很多很棒的正念書籍,但這本由東大畢業的僧侶草薙龍順所寫的書卻把止息煩惱的核心歸於佛陀的原始教導,也就是「不反應」,它包括:

1)觀察內心反應、

2)合理思考

作者用不反應的練習來依序處理人生的五大課題

1、 不做多餘判斷,避免自我否定

2、 處理帶來不滿與壓力的負面情感

3、 停止在意他人眼光

4、 改掉比較與競爭心

5、 自我接納

不反應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還是需要方法的。

因為心無論如何都會做反應,若是如此,那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特性讓心留在當下做反應,這個當下,指的主要是「身體」。

思緒飛得比身體感受遠,這就是我們煩惱的主因。憂鬱的人活在過去,焦慮的人活在未來。多練習停留在身體,就會察覺此刻的「豐富」。

用豐富來形容它,並不是指我的外在活動增加了,而是指我對當下所擁有的事物變敏銳了。

因為變敏銳,所以擁有的事物雖然不變,我卻覺得自己更富有。同時,我也更以自己的感受為依歸,而不是以外界的評價為依歸。

擁有的更少,感受的更多。這件事讓我可以不再去比較,不需要勉強自己去討好。

--------------------------

叔本華:《從悲劇中開出幸福花朵的人生智慧》簡介】

63歲這一年,叔本華終於因為《人生智慧箴言》的出版收穫了巨大的名聲。

這位一輩子只在大學開了一次課,僅有三個人選修導致最後開課失敗的哲學家,終於獲得了他應得的榮耀。

繼承了父親遺產的叔本華並不如許多人認為的那樣,一輩子幸福無憂。相反地,他活在父親自殺的陰影之下,並怨恨著母親,因為他相信是她虛浮的生活作風導致了這項慘劇。正是如此,這本談論幸福的小書才會充斥著他對財產、名聲、與各種享樂活動的貶斥。他真正想攻擊的,或許是他母親的外向性格。

它某種程度上是一本 I 型人對 E 型人的控訴之書,但也點出了這樣的事實:I 人的精神追求確實對擁有幸福更有幫助。叔本華相信,外在世界對人雖然有影響,但卻是間接因素。他舉的例子之一是「肚子餓了什麼都好吃。」同樣一顆烤番薯對飢腸轆轆的災民以及酒足飯飽的人身上會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這表示我們的幸福其實是主觀「詮釋」而來的,並不取決於客觀的條件。

「一個人內在擁有的東西,是決定他幸福與否的關鍵。」

他的社經階級讓他見識過許多不學無術的富二代,他們雖然有錢,卻因沒有精神生活而無法排解「無聊」,只好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最後又把金錢敗掉,或者活在痛苦之中。

如果擁有精神生活,那人真的不需要太多錢。他自嘲道,哲學雖然未曾帶給我什麼東西,但卻節省了我很多的花費。沒錯,相較於賭博或豪車,讀書實在很便宜。人或者「貧困」,或者「無聊」。他相信這就是人痛苦的兩個根源。因此叔本華絕不否認物質的重要性,而是認為那只是得到幸福的第一步。而且不用太多。

因為財富的意義就是「過剩」,對提升幸福感的幫助不大。它會帶來幸福沒錯,但也會打擾幸福。他的觀點後來被經濟學家所證實,財富帶來的幸福感會在超過該社會的平均數往上約10%之後就陷入停滯。舉例來說,如果全國的收入平均是5萬,那55000大概也就是財富所能帶來的幸福感頂點了。很顯然,對於幸福來說,金錢是必要卻不充分的條件。一個人想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就必須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

他在《人生智慧箴言》裡詳細地討論了幸福的三個條件:

1、你是誰?

2、你擁有什麼?

3、你在他人眼中是什麼?

★本講座為2025錄影回放
★講座回放截止日為購買後60天。

講座內容
共 11 個單元總時數約 12.7 小時

關於講師

鐘穎(愛智者)

諮商心理師。困頓於生死,未脫於輪迴。對世上的學問都敞開心胸,在粉專「愛智者書窩」裡漸次介紹跟人類靈魂有關的所有學問。座右銘是「理解黑暗,心存光明」。
著有《故事裡的心理學》、《傳說裡的心理學》、《臺灣傳說的心靈探索:虎姑婆與在地故事集》、《童話裡的心理學》。繪本《保庇保庇,魔鬼來了!》、《土地爺爺過聖誕》。譯有《榮格心理學辭典》、《榮格心理學導論:1925年分析心理學講座筆記》、《象徵與夢的詮釋》、《中年之路》。

瞭解更多

常見問題

購買相關問題
登入相關問題
講座相關問題
2025愛智者春季讀書會
共有 819 位學員參與此講座

本講座包含以下內容:

講座長度約 12.7 小時
11 個講座單元
共有 14 個可下載資源
2025愛智者春季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