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堂全報】《意識之光》線上系列講座

《意識之光》系列講座講師群

【四堂全報】《意識之光》線上系列講座
共有 256 位學員參與此課程
【四堂全報】《意識之光》線上系列講座
NT$3,250
預購價
NT$2,400
2025/09/15 15:59 截止

課程簡介

《意識之光》專注於東方信仰中的神話與隱喻,用生動簡單的故事展現這些複雜的哲理,幫助讀者理解東方宗教中的深層智慧,進一步強調神話在現代生活中的實用與共通性。

它不僅讓讀者深入了解亞洲的信仰體系,更激發人們用神話的力量,找到生命的智慧和平衡,是理解不同文化、探索心靈之旅的重要著作。

本系列講座圍繞《意識之光》,特請四位對榮格、瑜伽、印度文化與禪宗研究者,深入介紹《意識之光》提及的文化背景,傳遞東方宗教與神話中的深層意義。

課程皆有錄影回放,影音檔將提供至2025/12/25

———————————

從分裂到解脫——意識之光與你內在的神

時間:9/2710/4(六)09:0011:00

講者:《意識之光》譯者/鐘穎

諮商心理師,雙寶爸。困頓於生死,未脫於輪迴。沉浸在書本與思考裡,以追求真知與開悟為目標。對世上的學問都敞開心胸,在粉專「愛智者書窩」裡漸次介紹跟人類靈魂有關的所有學問。座右銘是「理解黑暗,心存光明」,《故事裡的心理學》、《傳說裡的心理學》、《保庇保庇,魔鬼來了!》、《土地爺爺過聖誕》作者,譯有《榮格心理學辭典》、《榮格心理學導論》、《象徵與夢的詮釋》、《中年之路》、《意識之光》。

【講座內容】

《意識之光》整理自坎伯生前演講。坎伯在1955年返美後,專注於印度教與東亞宗教,特別是佛教與禪宗,認為東方文化中的神人關係更接近真實:神就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無法被他放逐。

相較西方的分裂與焦慮(如亞當被逐、努力討好神),東方則認為:神與人是兄弟,他們服事著同樣的倫理法則。這觀點改變了坎伯對神話的理解,使他將神話視為象徵,反應著人們原始而古樸的情感與願望。

《意識之光》既是一本寫給大眾的神話學著作,又是一本探討命運的哲學著作。時間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宇宙不過是梵天的一場夢,僅存在於他一次的睜眼與閉眼之間。本講座將用兩堂課的時間帶讀者走過《意識之光》各章節,邀請感興趣的讀者一同進入梵天之夢。

②MāyāKuṇḍalinī:幻相之力與脈輪修持

時間:10/11(六)10:0012:00

講者:瑜伽導師、瑜伽哲學研究者/Heidi Chen

Heidi老師擁有近二十年瑜珈教學經驗,長年隨上師Richard Freeman學習,並研習梵文、佛學及Gyrokinesis®。融合傳承精髓與現代解剖,教學邏輯清晰、引導簡明易懂,矯正手法精準細膩,適合初學者與進階教師。現居美國波德與台北,於亞洲及國際教授培訓與工作坊,並攻讀美國Naropa大學瑜珈哲學與宗教碩士。

【講座內容】

Māyā(幻相)與Kuṇḍalinī在瑜伽哲學中扮演重要角色。數論哲學認為世界由純意識(Purusha)與自然質(Prakṛti)構成,Māyā為此二元結構之間的轉化機制,使無限轉為有限,遮蔽純意識本性,產生主客體二元對立。

Brahman為宇宙終極實相,存在(Sat)、意識(Chit)、極樂(Ānanda)不可分。Māyā—作為Śakti(能量)的表現,在生滅與多樣性中顯現,將純意識展現為多元形象。瑜伽經中,心識的五種變化(Vṛtti)代表Māyā的運作,如正知、錯覺、想像、睡眠與記憶;修行即是透過冥想、調息,止息這些變化,直達純淨的自性。

Kuṇḍalinī(昆達里尼)是一種潛伏於脊椎底端的能量蛇,象徵未發現的宇宙能量,當醒覺會沿中脈上升,穿越六輪脈輪,最終與Śiva合一。

本講座將提及修行者如何通過淨化三大能量結(Granthi),打開幻象之門,實現解脫與至樂。

乳海翻騰與神話遺產

時間:10/18(六)10:0012:00

講者:大學老師、作家/黃偉雯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曾任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校長,現為聯合大學通識中心講師、作家。

專精東南亞與印度文化研究,出版《用電影說印度》、《來去馬來西亞》等暢銷著作。以生動敘述推廣歷史,活躍於講座、文化導覽與文史平臺。

【講座內容】

印度教的前身是印度最古老的婆羅門教,從西元前一千多年到西元八世紀,這段時間印度的宗教歷經不少的轉折,從而發展出現在的印度教。而複雜又極具故事性的印度諸神交織出深厚的印度文化底蘊,這些印度神的故事在古老史詩《摩訶婆羅多》及《羅摩衍那》裡有許多的呈現。其中最著名的「乳海翻騰」,又被稱為印度教的創世紀神話。

本講座將以印度教創世神話「乳海翻騰」出發,這一神話蘊含宇宙循環、善惡共存、神力再生的意涵,成為印度宗教與王權合法性的核心敘事。當這些思想隨著商道、僧侶與移民傳入東南亞,「乳海翻騰」的意象也在不同地域轉化為各自獨特的信仰空間與文化象徵。希望能透過這場講座帶領讀者認識印度神話及印度文化圈。

禪的覺知修行及其心靈轉化

時間:10/25(六)10:0012:00

講者:南華大學生死系系主任/蔡昌雄

美國費城天普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哲學博士,現任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教學研究領域涵蓋臨終關懷、生死學、超個人意識、當代禪宗哲學、宗教心理學、詮釋現象學等。

曾任美國天普大學宗教系助教、美國羅格斯大學宗教系兼任講師、南華大學生死系系主任、台灣生死輔導學會秘書長、澳洲南天大學兼任教授、安寧照顧基金會學術委員、靈性種子教師、佛教大林慈濟醫院安寧專科醫師培訓計劃顧問,並於大林慈濟醫院安寧病房主持讀書會多年。中英學術論文數十篇,譯著包括《榮格》、《神的歷史》(立緒),及《臨終諮商的藝術》(心靈工坊)。

【講座內容】

坎伯的《意識之光:宗教神話的永恆隱喻》ㄧ書中,談及佛教處僅32頁,論及禪宗則僅11頁,比印度教的篇幅可謂稀少。但坎伯以處理共通的神話隱喻方式,獲得相當的共鳴。只是坎伯所尊崇的榮格,在處理禪宗議題上,似有著相同的困境。

榮格在《東洋冥想心理學》中,誇誇其談,唯獨面對禪宗只以為鈴木大佐禪書做序的方式表淺的論述,完全不見他在印度瑜伽、大手印和《觀無量壽經》的鞭辟入裡與生動活潑。究其原因,二人皆面臨了禪宗「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的挑戰,不像在意象世界中隨處可得的豐富圖像與象徵,可以說出那麼多的故事來。所以在本次講題中,我將盡可能的聯繫神話隱喻與禪的關聯,說出禪宗那不言之秘,以禪特殊的覺知方式,描述其心靈轉化的方式。

——————————————————————

【注意事項】 

(1)報名完成後,課程前三天我們會將「直播課程鏈接位置」發送到您的郵件信箱及手機。 

(2)四場全報者,會收到專屬課程群組加入連結,請大家最晚於上課前48小時進入課程群組,以利告知上課時會用到的連結或資料。

 (3)報名與繳費後,恕不提供退費,課程影音檔將提供至2025/12/25,以利同學回放或複習。 

(4)本課一律以電子發票寄送,不另行開立紙本發票,課程結束後將電子發票寄至提供信箱。 

(5)本公司保留報名者資格審核的權利,不符資格者將予退費。 

(6)課程群組僅限討論課程相關議題,禁止商業廣告或人身攻擊。經管理員勸導不聽者,將予以退群,以維護群組安寧,違者不得異議。 

(7)課程內容與回放連結均為本公司商品,請勿任意外流,違者本公司將依法提起告訴。

課程內容

關於講師

《意識之光》系列講座講師群

①從分裂到解脫——意識之光與你內在的神
《意識之光》譯者/鐘穎
諮商心理師,雙寶爸。困頓於生死,未脫於輪迴。沉浸在書本與思考裡,以追求真知與開悟為目標。對世上的學問都敞開心胸,在粉專「愛智者書窩」裡漸次介紹跟人類靈魂有關的所有學問。座右銘是「理解黑暗,心存光明」,《故事裡的心理學》、《傳說裡的心理學》、《保庇保庇,魔鬼來了!》、《土地爺爺過聖誕》作者,譯有《榮格心理學辭典》、《榮格心理學導論》、《象徵與夢的詮釋》、《中年之路》、《意識之光》。

②Māyā與Kuṇḍalinī:幻相之力與脈輪修持
瑜伽導師、瑜伽哲學研究者/Heidi Chen
Heidi老師擁有近二十年瑜珈教學經驗,長年隨上師Richard Freeman學習,並研習梵文、佛學及Gyrokinesis®。融合傳承精髓與現代解剖,教學邏輯清晰、引導簡明易懂,矯正手法精準細膩,適合初學者與進階教師。現居美國波德與台北,於亞洲及國際教授培訓與工作坊,並攻讀美國Naropa大學瑜珈哲學與宗教碩士。

③乳海翻騰與神話遺產
大學老師、作家/黃偉雯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曾任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校長,現為聯合大學通識中心講師、作家。
專精東南亞與印度文化研究,出版《用電影說印度》、《來去馬來西亞》等暢銷著作。以生動敘述推廣歷史,活躍於講座、文化導覽與文史平臺。

④禪的覺知修行及其心靈轉化
南華大學生死系系主任/蔡昌雄
美國費城天普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哲學博士,現任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教學研究領域涵蓋臨終關懷、生死學、超個人意識、當代禪宗哲學、宗教心理學、詮釋現象學等。
曾任美國天普大學宗教系助教、美國羅格斯大學宗教系兼任講師、南華大學生死系系主任、台灣生死輔導學會秘書長、澳洲南天大學兼任教授、安寧照顧基金會學術委員、靈性種子教師、佛教大林慈濟醫院安寧專科醫師培訓計劃顧問,並於大林慈濟醫院安寧病房主持讀書會多年。中英學術論文數十篇,譯著包括《榮格》、《神的歷史》(立緒),及《臨終諮商的藝術》(心靈工坊)。

瞭解更多

常見問題

購買相關問題
登入相關問題
課程相關問題
【四堂全報】《意識之光》線上系列講座
共有 256 位學員參與此課程
【四堂全報】《意識之光》線上系列講座
NT$3,250
預購價
NT$2,400
2025/09/15 15:59 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