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晴晴「我沒有病,我只是想好好生活:從卡倫·霍妮聊現代人的內在風暴」12週線上課

本課程包含以下內容:
課程簡介
在這個焦慮已成常態的時代,我們總以為焦慮需要被治療、情緒低落需要被解決。但你是否停下來問:我們為什麼這樣活著?
「變好」,或者當個「更正常的人」這件事,真的令人快樂嗎?
在這次的講座中,我們要跟著卡倫·霍妮的重要概念,一起感受「焦慮不是錯誤,而是求生方式」。
我們要一起慢慢拆解:
我們為什麼會討好?為什麼覺得自己很假?為什麼明明很努力,卻一直懷疑自己?又是為什麼,總感覺抱歉?
我們將從霍妮《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我們內心的衝突》和《自我分析》三本經典著作出發,用十週時間,一點一滴練習自我對話、辨認真假自我、面對罪惡感、釐清慾望。這是一場,屬於你的生活重建。
期待這趟旅程過後,你願意開始面對此刻的自己,不是未來理想化的樣子,也不是為了討人喜歡的你,而是那個正在活著、很努力、很真實的自己。
🔆每堂課都有自由練習的回家作業,完成的朋友,晴晴徵求同意後,將每週選擇一位,在專屬群組和晴晴的臉書撰文分享和回應❤️
★本系列講座課程皆會錄影留存,影音檔將提供於網路至2025/10/28,以利同學回放或複習。
--------------------------------
【講者】
財團法人臺北市磁山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林晴晴
現任財團法人臺北市磁山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年深耕婦女暨兒童領域,並從事相關人文與生命經驗研究。神話思維女性文學人氣講師。育有一女一子,致力於家庭與生活的自在流動。譯有《愛欲與文明》。
---------------------------------
【講座時間】
6/5 ~ 8/21(週四)晚上20:00~22:00,
共12週,24小時。
---------------------------------
【每週進度】
6/5(第1週)
主題|為什麼需要自我分析?在焦慮中尋找一種誠實
重點|破除「焦慮=個人問題」的迷思,建立自我觀照的語氣基礎
6/12(第2週)
主題|我們只是太努力,想變得正常:社會性焦慮的生成
重點|討論文化與家庭如何塑造「成功焦慮」「正常焦慮」
6/19(第3週)
主題|你的焦慮反應是什麼?人格傾向初步辨識
重點|介紹五種病態態度和防衛策略
6/26(第4週)
主題|順從型人格:討好,是一場自我撤離
重點|理解「我不能讓他人失望」的背後語氣與壓抑邏輯
7/3(第5週)
主題|對抗型人格:強硬,是恐懼被支配
重點|拆解「不能輸」與「不能示弱」的控制焦慮本質
7/10(第6週)
主題|疏離型人格:我沒事,只是情緒斷線
重點|剖析假性獨立、自我切斷與與人保持距離的保護性焦慮
7/17(第7週)
主題|理想化自我:你是否正在扮演一個不是你的自己?
重點|辨識「理想我」與「真實我」的張力與撕裂
7/24(第8週)
主題|當你不再符合期待:罪惡感與文化的深層結構
重點|理解內化的他者視角如何產生羞愧與罪疚
8/7(第9週)
主題|那個讓人喜歡的我,其實不快樂:焦慮舞台下的表演人格
重點|辨識「被喜歡」與「被理解」之間的差異與代價
8/14(第10週)
主題|自我分析的技術:如何開始與自己說實話?
重點|霍妮的自我分析步驟
8/21(第11週)
主題|從「應該」到「我想要」:認識應該的暴政
重點|練習辨識真實渴望,重新與內在動機連結
8/28(第12週)
主題|成為一個可以陪伴自己的大人
重點|總結學習歷程,建立穩定內在支持與語氣自由感
---------------------------------
【注意事項】
(1)報名完成後,課程前三天我們會將「直播課程鏈接位置」發送到您的郵件信箱及手機,請大家最晚於上課前48小時進入課程群組,以利告知上課時會用到的連結或資料。
(2)報名與繳費後,恕不提供退費,課程影音檔將提供於網路至2025/10/28,以利同學回放或複習。
(3)本課一律以電子發票寄送,不另行開立紙本發票,課程結束後將電子發票寄至提供信箱。
(4)本公司保留報名者資格審核的權利,不符資格者將予退費。
(5)課程群組僅限討論課程相關議題,禁止商業廣告或人身攻擊。經管理員勸導不聽者,將予以退群,以維護群組安寧,違者不得異議。
(6)課程內容與回放連結均為本公司商品,請勿任意外流,違者本公司將依法提起告訴。
---------------------------------
【主辦單位】 書適圈有限公司
課程內容共 72 個單元•總時數約 22.5 小時
關於講師
常見問題
